发布时间:2014-07-09 | 文章来源:创美知识产权公司官网 |
2014年是江苏宿迁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周年。6月29日,记者从宿迁市文广新局获悉,自2004年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以来,宿迁共搜集非遗线索5000余项,梳理并形成约130万字的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》16册,确定全市非遗项目16类、1648项。
据了解,自2007年起,宿迁开展保护命名了一批非遗保护项目名录,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、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。2007年,宿迁申报的“柳琴戏”、“淮海戏”、“工鼓锣”和“苏北大鼓”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;2011年5月,“泗州戏”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项,省级非遗保护名录19项,市级非遗保护名录72项,县(区)级非遗保护名录314项,已初步建成国家、省、市、县(区)“四位一体”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。
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与传承,宿迁各级文化部门命名了县(区)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10人,全市目前共有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,接受非遗项目传习的学徒达2万余人。为调动全社会积极性,形成人人参与的非遗传承氛围,宿迁积极推进非遗保护项目传习所、传习基地建设,目前全市已建成24个非遗传习所和基地。此外,宿迁先后组织了“苏北大鼓”、“柳琴戏”、“淮海戏”、“苏北琴书”、“云渡桃雕”等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开展传承传习活动,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。“‘非遗’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产生的成果,通过‘口传身授’和‘代代相传’实现继承与创新,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。”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王慧春说,“非遗”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不可能把“非遗”放在博物馆仅供展示,而应在不违背和破坏其核心价值与核心技艺的情况下,引入现实生活,让群众切实感受其魅力。“非遗”可以走出去,也可以接地气。苏州婚纱商标转让|苏州商标转让|阜阳商标代理|苏州创美商标事务所|阜阳创美知识产权|苏州商标事务所|创美知识产权公司|阜阳创美专利事务所|苏州代理双软认定|苏州软件著作权登记|苏州马德里商标注册|常熟专利申请|苏州商标注册|苏州软件企业申报|苏州商品条码申请|苏州条码申请|苏州商标注册申请|苏州代办淘宝商城入驻|常熟代办天猫入驻|六安代办天猫入驻|六安条码申请|六安商标转让|六安代办质检报告|苏州软件产品登记|苏州商标注册公司|苏州商标注册代理|苏州69条码申请|苏州天猫条形码申请|苏州代办入驻天猫|苏州注册商标|苏州商标注册|苏州商标申请|苏州专利申请|苏州作品版权登记|苏州商标续展|阜阳知识产权公司|阜阳商标注册|阜阳商标申请|苏州商标转让|苏州代办天猫商城入驻|苏州代办天猫商城入驻|苏州商标驳回复审|苏州代办质检报告|苏州高新技术产品申报|苏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|苏州科技查新报告|苏州科技项目申报
2014-07-09